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员工疲劳工作现象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加班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常态。劳动者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劳动者要承受来自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长此以往这些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也愈发明显,员工离职不仅会造成招聘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企业暂时性的停工停产,经济效益下滑等一系列后果。在人类内心普遍存在着追求自身发展的需求,该需求的满足可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并且能够预测、激发和指导个体的行为。那么将这种心理需求用于职场,研究工作疲劳和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需求层次的调节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工作疲劳和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路径,丰富了关于工作疲劳的相关理论,引发员工对职业的思考,同时帮助管理者在人力资源方面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疲劳对员工的负面影响,降低员工离职倾向,减少企业资本流失,实现企业良性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与我国工作疲劳的相关背景,并提出了研究问题,介绍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扼要阐明文章总体思路与研究框架,其次进行文献综述,即过度劳动、离职倾向、基本心理需求等相关现有理论的梳理。提出研究假设与模型,运用现有量表编制调查问卷,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分析企业员工工作疲劳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员工心理需求的调节作用。根据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得出结论,工作疲劳和员工离职的关系、基本心理需求在以上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验证本文假设,最后总结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果讨论,指出本文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预期目标 通过对疲劳工作实际状况的调查,进一步明确当前劳动者疲劳工作的成因和特点,企业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分析工作疲劳和员工离职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在自己搜集和整理的数据之上,基于员工基本心理需求的三个维度,在过度劳动和员工离职之间的作用关系,从而为企业在过度劳动的管理上提出理论支持和建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数据库平台搜索相关文献,阅读大量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工作疲劳、离职倾向和基本心理需求的研究现状,现有理论中所用的研究模型、研究方法,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归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郑洁,蔡迎旗.幼儿园环境对教师学习投入的影响:基本心理需求的中介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0(01):54-63.
[2]郭文斌,马永全,吉刚.乡村教师心理需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组织承诺的中介作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11(05):89-97.
[3]张凯丽,唐宁玉,尹奎.离职倾向与行为表现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J].管理科学,2018,31(06):117-127.
[4]周洁. 导游的职业健康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张璐,刘丽红,金童林,张丽.大学生基本心理需求在安全感和网络偏差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2):23-27.
[6]马丽.中国情境下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元分析[J].经济管理,2017,39(10):82-94.
[7]冯一丹,李爱梅,颜亮,王笑天.工作时间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倒U型影响——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08):25-35.
[8]顾菲菲. 工作价值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D].东南大学,2017.
[9]赵斌,付正雪.职场基本心理需求本土化构念与量表开发[J].管理评论,2017,29(02):143-154 190.
[10]宋民雪. 员工基本心理需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
[11]杨睿娟,元浩然,杨静怡.信息技术压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22):37-47.
[12]丁先存,郑飞鸿.情绪劳动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06):144-151.
[13]郑志强. 金融行业业务型员工工作疲劳的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4]张莉,钱珊珊,林与川.社会支持影响离职倾向的路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01):171-180.
[15]Frone Michael R,Tidwell Marie-Cecile O.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work fatigu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Work Fatigue Inventory (3D-WFI).[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15,20(3).
[16]张振铎,赵云龙,刘蓉晖.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情绪反应的中介效应[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1):44-49 57.
[17]熊洋,周永红,李海龙,曾垂凯.高校教师心理需求与离职行为: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02):362-364.
[18]程骏骏,苏勇,王妤扬.能力匹配、可雇佣性和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当代财经,2015(02):66-75.
[19]王雪莉,马琳,张勉.基于独生子女的调节作用的个人-工作匹配、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倾向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05):691-695 719.
[20]林亚清,赵曙明.乐观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领导成员关系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检验[J].软科学,2014,28(04):62-65 77.
[21]李敏.中学教师工作投入与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02):43-49.
[22]柯江林,孙健敏.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1):121-128.
[23]张雪峰,王洁.高学历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疲劳结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1):46-50.
[24]Anja Broeck,Maarten Vansteenkiste,Hans Witte,Bart Soenens,Willy Lens. Capturing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at work: 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Work‐relate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scale[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10,83(4).
[25]邓艺,幸玲,蔡新明.酒店员工的工作疲劳问题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8,19(04):69-73.
[26]熊明良,孙健敏,顾良智.工作满意感、组织认同与离职倾向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06):34-40 64.
[27]肖红艳,张雎.浅议员工的疲劳现象与工作效率[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7):109-11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13日至2022年12月30日:提交毕业论文题目申报表。
2、2022年2月28日之前:提交任务书。
3、2022年4月3日之前:提交前期研究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