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3146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从驾驶人视觉特性出发,研究城市山地型景区道路交通标志及其视认效率,构建城市山地型景区交通标志视认效率评价体系。
同时运用于实际案例,对其现有交通标志系统进行评价,分析现存问题,提出改善、优化建议,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二、研究意义城市山地型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道路特性有别于城市道路及一般景区道路,吸引客流量大,但景区现有交通标志指示效率低,且不同景区交通标志形式不一、设置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交通运行,产生安全隐患。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概况日本在旅游交通方面投入大量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旅游交通规划理论体系。
德国因旅游交通需求的大量增长,采取优先道路建设的措施,自1978年起,德国联邦交通局建立了夏季假日旅游交通预测系统,此外还在旅游景区周边增设旅游交通标识。
国外对交通标志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标志的技术标准、标志信息量过载和交通标志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1、城市山地型景区的内涵,交通特性、道路特性分析;2、城市山地型景区交通标志分类及设置特征;3、城市山地型景区交通标志视认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从版面内容、外部条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颜色、字体高度、信息量、设置高度等参数;4、城市山地型景区道路与城市道路驾驶人视觉特性差异化分析:运用眼动仪在城市道路上进行实地视线追踪实验,分析驾驶人在两种环境下注视区域、注视目标、视负荷和视疲劳方面眼动特性的差异;5、评价指标选取及量化,构建完整评价体系:按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选取主要类型的标志,建立模拟驾驶环境及标志模型,利用模拟驾驶仪展开眼动实验,根据实验输出的眼动数据,选取评价指标并量化,比选合适的评价方式,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构建评价体系;6、实例分析,选取南京钟山风景区为例。
注:技术路线图参见附件二、研究计划(共计16周)第1-2周:查阅文献,完成城市山地型景区交通道路特性分析,掌握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多种评价方法。
第3-4周:对城市山地型景区交通标志进行分类,探究其设置特征,研究视认效率影响因素。
4. 研究创新点
1、运用眼动仪,进行实地视线追踪实验,分析驾驶人在城市山地型景区道路和城市道路上眼动特性的差异。
2、建立模拟驾驶环境,进行眼动实验,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城市山地型景区交通标志视认效率评价体系。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