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背景 君特格拉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最早以诗歌《睡梦中的百合》(1955)登上文坛,初露文学才华,后凭借但泽三部曲广为人知。上世纪80年代,虽然君特格拉斯已经蜚声世界,但是我国对他们的研究仍然非常欠缺。谢莹莹在《德国战后文学概况》一文中注意到格拉斯《铁皮鼓》的小说叙事的独特性;张黎在是当时《当代西德文学述要》中认为《铁皮鼓》是当时西德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在翻译方面,1984年的《诗刊》翻译选登了格拉斯的四首诗作;1987年的《世界文学》首次从作家的创作活动、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方面等奖君特格拉斯集中介绍到中国。90年代,格拉斯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我国文学界和翻译界的极大关注,并促使我国研究人士开始着力译介作品。进入21世纪,对君特格拉斯的研究进入真正的繁荣期。 目前对格拉斯小说的研究大致分以下几个方向: 一、国内对于格拉斯及其作品研究 截止2019年7月,新世纪以来中国知网可以查到的有效的中国文学界发表的格拉斯相关研究期刊论文83,硕博士论文约9篇,出版的研究专著2部。分别从对格拉斯个人以及作品的泛谈、对格拉斯作品的译介学角度深入研究、文学作品比较、作品创作艺术手法以及文学作品主题内涵五个角度展开。 (1)、对格拉斯本人及部分作品的笼统研究 21世纪以来,对于君特格拉斯本人的研究共15篇。其中,杨国政的《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获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国外文学》,2000年2月)与张意的《艺术和政治共栖——勇于突破禁区的德国当代作家君特格拉斯》(《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3期)中都分析了战后德国文学出现的矛盾立场对立下的君特格拉斯的政治观点与写作出发点,分析德国在战后对于战争的思考转变,由回避到反思的过程。指出格拉斯作品中出现的对历史现实的赤裸裸还原与对战争与人性的毫不避讳。王旭峰的《文人与纳粹——由君特格拉斯事件谈起》(《世界文化》,2006年11月)与施龙的《君特格拉斯与“法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粤海风》,2012年7月)都从格拉斯出版的回忆录《剥洋葱》中承认自己做过纳粹引起的巨大争论事件谈起。刁承俊的《君特格拉斯——20世纪德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001期)分析文学作品“但泽三部曲”与“辽阔的原野”,虽然都是反思文学作品,相同点在于从“但泽”到《辽阔的原野》是对德国历史真实的反应,荒诞手法贯穿其中。剩下的10篇又可以再细分成三小类。基本上是对于《铁皮鼓》的读后感,提到了作品呈现的政治性与启蒙性的特点;对君特格拉斯进行人物生平的介绍,从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文学思想出发,根据其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人生态度进行泛泛介绍,将代表作主题思想进行阐述;对格拉斯一部或者多部作品的介绍分析,分析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将大致主题思想呈现。 (2)、对格拉斯作品的译介学角度究 译介学角度相关文章为一篇。宋健飞与刘沁卉的《译者、策略、译文:试论翻译批评应关照的对象——以君特格拉斯〈蟹行〉汉译为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30卷第5期)中首先从专业的翻译学角度出发,翻译理论走向多元,不同翻译方法具有其相应的局限性并讨论用哪个标准对译文进行评判。然后阐述了翻译批评的关照视野与理想条件。翻译批评家不仅要洞悉作者意图,理解原语文本以及在几种可行的翻译策略中做出合适的抉择,还需要在批评层面关注意图本身的恰当与否。 (3)、比较文学研究 在这个分类中,大致分为两种,共6篇。一种是与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的比较,一种是跨学科角度的比较。 首先是李欢的《从莫言与君特格拉斯看男性性别身份的寓言》(《剑南文学》,2011年7月,第6卷第2期)和成龙的《君特格拉斯与大江健三郎文学的战争观比较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5月)。前者立足从两位作家作品中的男性意识缺失的共同点中挖掘不同点,探究性别身份转换的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与意义。后者从作品形象在二战中的战争角色、战争认识、战争观以及罪责反思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丰卫平《“童话”中的童话——论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在君特格拉斯小说〈比目鱼〉中的改写和运用》(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借助互文性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与童话在结构、人物、内容上的互文关系,在童话的框架内服务自己的写作目的,成为一种极其有意思的认知世界的方法。在侯景娟和兰立亮的《诗学语言学关照下的小说标题修辞与文本意义生成——以君特格拉斯、凯尔泰斯、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为例》(《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中,作者指出小说诗学是对小说创作风格和叙事结构进行研究的一项审美策略。 在跨学科角度比较中,余畅的《“西西佛斯乃我所需的一种态度”——试析君特格拉斯对加缪哲学的接受》(《国外文学》,2009年5月第3期第9卷)一文从加缪哲学出发,跨学科的角度分析加缪哲学对君特文学创作的影响与批判式接受。加缪的存在观、认知论与反理想主义对格拉斯50年代60年代初文学作品影响。但同时格拉斯又有批判的一面,60-70年代,格拉斯呈现出的启蒙乐观的话语开始战胜加缪的荒谬悲观话语。马娅的《君特格拉斯的文学创作与美术的关系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3月,第21卷第10期)中,从跨学科的角度,从美术与文学的不同角度去审视同一对象。 (四)、艺术手法研究 君特格拉斯的文学作品中艺术特色相关研究论文共有33篇。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叙事、人物形象探究。 1、叙述方面的研究 格拉斯小说叙事风格、叙事视角、叙事方法等普遍称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梁庆标的《对话中的身份建构——君特格拉斯〈剥洋葱〉的自传叙事》(《国外文学》,2011年2月,第21期)中分析《剥洋葱》这本回忆录的自我身份的建构与自我解释,关注到忏悔精神与鲜明的自我意识,但存在着回忆形式上本身带有的缺陷。在《“不确定性”作为间离手段——论君特格拉斯〈铁皮鼓〉的叙事策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19卷第3期)冯亚琳以《铁皮鼓》为例探究了叙事策略。提出接受美学中的文学文本少语境缺陷——不确定性为《铁皮鼓》带来优势。紧接着,冯亚琳在《想象与具象——论君特格拉斯的真实观与叙事原则》(《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中,分析了格拉斯的叙事原则建立在独特的真实观上。认为格拉斯面对局限提出抵制空洞思想,用现实的关照认识感知世界,承担相应责任,最后结合起来呈现给读者。林笳的《君特格拉斯的叙事艺术——以“但泽三部曲”为例》(《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8月第21卷第3期一文中《铁皮鼓》部分观点与上文一致,同时指出故事在叙述的两个层面。钟洁云《最接近真实的回忆——浅析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叙述艺术》(《北方文学》,2017年5月第6卷第19期),作者新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格拉斯通过盘问、质疑和批判性的记忆仪式告诫读者不要忘记历史。崔振和付天海在《奥斯卡眼中的世界——浅析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中的叙事视角》(《科教文汇》,2017年1月,第27期)中提出《铁皮鼓》不仅有奥斯卡的叙事角度,还交替着格拉斯本人的叙事角度,通过陌生化表现手法将奥斯卡的叙事角度与读者建立情感联系。马娅的《试论君特格拉斯文本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第22卷第四期)和《试论君特格拉斯文本的第一人称叙述魅力》(《肇庆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 )从人称叙事上探究叙事人称的意义价值。周红《“罪”与“罚”的彰显——论〈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的象征意象》(《同济大学学报》,2006) 通过对铁皮鼓的象征意象和启蒙精神进行分析,揭示“罪”与“罚”的主题,批判法西斯统治之下的无尽黑暗。马娅的《君特格拉斯文本的象征寓言》(《学术探索》,2004年第五期)通过意象象征探讨其背后美学底蕴。张婉绮的《寓言叙事世界下的君特格拉斯的“动物世界”》(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探究寓言叙事下的美学意蕴。冯亚琳的《批判、继承与能指游戏——论君特格拉斯作品中基督教题材的表现手法及意义》(2003)指出格拉斯作品大量运用宗教题材作为反讽社会现实的手段的叙事策略。冯亚琳《荒谬与启蒙的辩证——论君特格拉斯怀疑论的艺术思想基础》(四川外国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从哲学理论的叙事策略与启蒙精神的思考进行批判继承。唐卫华《论〈铁皮鼓〉中的荒诞与真实》(《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7月)、华少庠《荒诞的意义——读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中的现实与超现实》、邹赞《重读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张辛仪的《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怪诞风格》(《兰州学刊》,2011)等文章指出格拉斯创作中怪诞的叙事风格,叙事风格又通过一系列艺术表现实现,具体体现在叙事策略、文本结构、语言表达和作品风格等方面。 还有一些论文探求叙事之下的创作风格。如张辛仪《严肃的游戏——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额互文性特色》(2010)与彭彦录《君特格拉斯小说与反乌托邦小说的互文性》(《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认为格拉斯的众多小说中都能找到各式各样的互文形式,并指出互文与怪诞相辅相成,互文是怪诞风格的原因所在。冯亚琳《用童话建构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使用寓言叙事的方式,使用童话叙事原则。马娅《想象与史实的深沉撞击——论君特格拉斯的文本创作》(《云南民族学院学报》)与冯亚琳《君特格拉斯小说中记忆的演示》(《四川外国语学院中外文化比较中心》)则采用想象来放大真实的叙事角度,揭示过去惨痛的现实。 2、君特格拉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马娅的《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人物形象研究》(《肇庆学院学报》,第31卷第1期)和韩海燕《浅析君特格拉斯笔下的半人半动物型“丑男”形象及其寓意》(《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学报》,2013)都对典型人物进行典型分析,通过对人物悲剧命运的分析,揭示出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心灵的创伤,以及对战争中异化的人物形象进行探究。马爱华《论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中的“未成年人”的世界》(《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分析了格拉斯笔下的未成年形象。 (五)、主题内涵研究 对于君特格拉斯文学作品主题内涵的探究在每篇文章中多多少少都会提及,在这29篇中角度较为清晰。大致可以分为探析战后德国历史的反思、文化层面认同、启蒙观、饮食观和个别其它角度五个方面。 1、对于战后德国社会历史的反思 顾雪梅的《从施害者到受害的施害者——读君特格拉斯蟹行感受德国反思文化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8月第28卷第8期)。文章指出格拉斯将理性的思考与社会责任感清晰的放在人们面前,触及人类讳莫如深的话题。战后德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收到双重打击,在政治经济逐渐复苏的同时,德意志文化也需要反思自己就在历史过程中的位置。武小飞的《历史反思的启示录——格拉斯“但泽三部曲”主题探讨》(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对但泽三部曲的主题进行了规律性的研究,分析作品中“家”与社会思潮的关系,格拉斯的创作主题从道德层面上伸到心灵的救赎。冯亚琳的《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暴力与“他者”》 (《外国文学》,2012年9月,第5期)从暴力产生的根源是仇恨与偏见批判法西斯的黑暗与对青年人的荼毒。胡荣《极权主义下的诗意与苦难——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历史反思主题》(《安徽文学》,2008年第9期)从君特的小说作品中分析出德国人的极权主义来自于德国普通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艺术的崇拜构成了光怪陆离的物质生活史。李婉婉和侯聪聪在《君特格拉斯组诗〈十一月的国家〉的政治批判性主题研究》(《海外英语》,2017)中的格拉斯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对极右势力回潮、东西德重新统一的批判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深切忧虑。 崔智慧《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兽性世界》(《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对战争带给德国人的心灵创伤以及异化进行探究。李浩的《撬开历史的褶皱——格拉斯笔下的二战与德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从君特格拉斯的一系列作品中的一个个个人的考察对那段历史进行追问,体现出反思情结。阮航《反法西斯主义的文学杰作——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1月第6卷第6期)、欧翔英《代焦虑与创伤记忆——读君特格拉斯的〈狗年月〉》(《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第35卷第5期)、侯景娟《二战记忆与身份认同——君特格拉斯〈猫与鼠〉试论》(《井冈山大学学报》,2014年9月 )、钟慧《金色幻影:君特格拉斯笔下的1927年——〈直到金色十月的中旬〉文本解读》(《安徽文学》,2016)、李爱华和南楠《君特格拉斯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记忆》(《名作欣赏》,2018)》和华少庠《复活的历史——史论君特格拉斯最新力作〈蟹行〉》(《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月第6卷第1期)都从作品本身着手,通过对作品情节梳理、人物行为情感命运分析体现对历史的反思,批判法西斯统治的暗无天日。 2、文化层面 余畅《文化认知的困境——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评析君特格拉斯作品中的第三世界主题》(《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12月第19卷第6期)以后殖民主义为背景,探讨格拉斯在遇到他者文化时出现的认知困境,对自我文化进行反省于质疑。冯亚琳的《自然作为文学回忆的符号——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中功能化的自然描写》(《外国文学评论》,2009)功能化的自然环境描写哀悼个体民族精神家园在物质文化下的缺失崩塌。 3、饮食诗学角度 余畅《文本的滋味——论君特格拉斯的饮食诗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9年4月第27卷126期)格拉斯以饮食为喻,多方面展现其诗学观与世界观。张辛仪《小叙事和大意象——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饮食世界》(《当代外国文学》,2014)给予饮食丰富内涵与关联,既有生活最直接的意义也有宗教、死亡的烙印。 4、启蒙观 自从《铁皮鼓》以来,君特的作品不断设计启蒙意识,其作品中蕴含的启蒙观也是其创作思想的纵向变化。王维民的《隐喻的启蒙:君特格拉斯文学思想纵论》(《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08年第1期)、鲁晓雁《隐含于启蒙批判中的对启蒙的延伸——论君特格拉斯长篇小说〈母鼠〉中的启蒙观》(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中都指出《母鼠》中的君特的启蒙观得到前所未有的集中体现,指出启蒙不是失败是延续,不是否定与放弃。从《母鼠》的多条线索展开,结合其启蒙理论,全面理清启蒙批判思路。余杨《“作为迷信的启蒙”——君特格拉斯在〈头生〉与〈伸舌〉中对启蒙辩证法的反思》 (《外国文学评论》,2008)从《头生》与《伸舌》两部作品关注亚洲问题,运用反讽的手法,将亚洲在传统欧洲文学中的特殊形象不仅意识到启蒙危机的深度与广度更为其提供新的视角。 5、其他个别角度 白珍珍的《论君特格拉斯“但泽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精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个人成长经历、流浪汉小说给予格拉斯底层关照视角。同时基于但泽三部曲发掘其蕴含的新历史主义精神的文本体现、创作特征与书写意义。林笳的《君特格拉斯及其〈狗年月〉解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7月第16卷3期)与唐艺军的《魔影的背后——读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主题思想研究》(《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第6期)在探讨主题内涵时从文本本身、作者经验、时代背景、理论思潮等多方面对内涵主旨泛泛提及。 三、结论 纵观新世纪以来国内文学界对于君特格拉斯的作品研究,呈现出研究角度的多元化,相对于以作家论为主、以单个文学作品为对象的早期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渐打破传统作家论模式,呈现出跨文化、跨学科的深层研究。研究的五个方向也互相补充,相互之间呈现渗透的趋势。虽然对君特格拉斯的研究仍将持续发展,并不断取得突破,但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对于格拉斯本人的研究都离不开格拉斯的历史观与政治观,大部分都抓住格拉斯自身遭遇对其二观的形成或者其二观与同时期其他德国作家的不同之处,缺少其二观的纵向的传承梳理,上承谁,下传谁。其次,在译介研究上,关注度不够,由于这部分的专业性较强,同时需要研究者对作家母语作品的研究关注,因此研究较为困难。对格拉斯作品的比较研究近年来有所增加但总体还是关注欠缺,学科比较中主要围绕哲学和美学。但是格拉斯笔下其实有很多畸形心理与边缘人物,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存在适当挖掘比较的可能性。对于格拉斯作品的艺术手法研究最为多样,其中叙事模式叙事角度研究已经形成系统,人物形象的研究也不能孤立而看,它其实贯穿在所有的研究之中,可以寻找人物形象在表现手法上的联系。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论文探讨《铁皮鼓》中人物形象的间离效果。旨在从君特·格拉斯对间离效果的理解入手,梳理间离效果对其小说的影响,由此进入到《铁皮鼓》对间离效果的实践与审美接受,并重点探究书中人物形象对该效果的体现。书中人物形象繁多,需要将人物群进行分类分析。具体而言,在寻找分析人物形象身上复杂多样的特征并解构,拒绝人物脸谱化,分析其带来的陌生化阅读体验。进而结合时代大背景解释人物,理解人物,探究格拉斯笔下人物形象的意义与美学体验。 本论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陌生化)效果对于君特格拉斯 1.1间离效果理论的概述 1.1.1间离效果的产生和发展(涉及布莱希特与什克罗夫斯基二人对陌生化的解释,这里先简要阐述格拉斯主要受布莱希特的影响,后面单独详谈这块影响) 1.1.2间离效果在文学作品中的实质:这部分需结合《铁皮鼓》简要谈论,读者阅读时不自觉的感到这书晦涩怪诞很大程度来源于陌生化效果的实践。这里将陌生化效果审美接受与《铁皮鼓》中的叙事、语言、人物形象等进行简要联系。 1.1.3君特格拉斯对于间离效果的继承与运用:这一块需要涉及格拉斯接受该理论的原因,原因很复杂多样但都要提及。如战争背景、流亡文学、文学语言的转变、德国文人的战争观、历史观和政治观。其中三观需要详细谈论,因为与社会现实直接联系,与格拉斯本人的反思性直接挂钩。这符合陌生化理论艺术本质程序——“在解构与建构中重复的超越现实观照现实延续现实”。 二、间离效果在人物形象中的体现(人物特点都基于生活又超越生活,该部分要指出这两者) 2.1主人公奥斯卡形象中的间离:解构人们脑海中对于孩童、英雄根深蒂固的认知。 2.1.1自我选择下的畸形:精神世界的无限延展,生活广阔无垠,自我意志的胜利。 2.1.2被动接受下的畸形:离奇地附和生长规律,自我意志的失败) 2.1.3超出常人的智慧:奥斯卡一度成为全民偶像,出现奥斯卡主义。书中很多情节将其神化、魔幻化。 2.1.4漂泊中“精致”的孤独者:比起流浪汉,他放逐的是自己的灵魂与精神。因此与流浪者格格不入。同时他不愿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对孩童的世界不屑一顾。因此他始终游走着,始终游走在自己的意志力里。 2.1.5执着固执的反抗者:从出生到死亡一直以自己创新离奇的方式反抗社会规则。坚持不懈击打铁皮鼓的方式告诉社会。 2.1.6随时变化的“魔鬼”:热衷引诱他人犯罪、包装犯罪以满足自己犯罪心理。同时对“恶”进行批判与教化。这里及其体现作者基于历史的反思。 2.2父亲形象中的间离: 2.2.1奥斯卡的两位父亲:奥斯卡有两位父亲,分别是法律上的父亲角色和假想的父亲角色,书中并未明确告知哪位是生父,出现的提示性的语言前后矛盾,父亲形象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虽然奥斯卡对于两位父亲态度截然不同,但相关情节中充斥着假想,给读者解构了父子角色最后又回到父亲形象的共同体。奥斯卡的父亲们属于身分不明和血缘亲疏不明。 2.2.2奥斯卡母亲的父亲:结局不明,来路不明。 2.3母亲形象中的间离: 2.3.1亲母阿格内斯:作者对《铁皮鼓》中的奥斯卡亲母形象刻画比较完整,还多次铺垫叙述圣母玛利亚,强调母亲形象温暖亲近,但这恰恰清晰对比了阿格内斯的异化。 2.3.2“从良的妓女”:美与虚荣的结合体。 2.3.3特殊的情人玛丽亚:有着情人和母亲的双重意义,俄狄浦斯情结。 2.4其他不固定的叙述者:把书中人物的疑惑情感与现实读者形成统一 2.4.1叙述人称的多次转化 2.4.2叙述视角的不确定性 三、间离效果带来的审美意义 3.1文本创作的灵活性 3.2多次制造不确定性 3.3解构与建构中达到的平衡性 3.4幻想的神奇性 四、结论 |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范读文本法:阅读君特·格拉斯的相关小说,查阅对其作品研究的相关论文。形成对作家作品内容和主题的整体印象与大致分类,初步选定课题。 2、精读文本法:多次仔细阅读自己选择的小说《铁皮鼓》,做好读书笔记。结合相关论文研究确定自己研究的角度。 3、文献查阅法:通过阅读北村的研究和自传资料,从研究角度出发整理出自己的观点。 步骤: 1、阅读《铁皮鼓》和陌生化理论相关研究著作,做好读书笔记和资料分析。 2、收集与论文需要有关的论文或著作资料,进行整理。 3、初步设定论文写作大致框架、思路,整理出论文提纲。 4、与指导老师一道明确论文提纲的可行性,完成开题报告,并开始论文初稿写作。 5、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最后定稿。 |
4.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作家研究: [1][美]查尔斯·麦格拉斯.20世纪的书——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纽约时报书评》精选[M].李燕芬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2]李强.君特·格拉斯传[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6. [3]马娅.醒世之鼓——君特·格拉斯小说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4]冯亚琳.君特·格拉斯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陌生化理论研究 [1]季水河.文学理论导引[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 [2]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二、论文类 [1]冯亚琳.“不确定性”作为间离手段——论君特·格拉斯《铁皮鼓》的基本叙述策略[J].四川: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3):50-54. [2]华少庠.荒诞的意义——君特·格拉斯的小说《铁皮鼓》中的现实与超现实[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86-93. [3]马爱华.论《铁皮鼓》的狂诗化精神[J].当代外国文学,2002(3):76-83. [4]王光利.《铁皮鼓》的荒诞与真实:一个多声部叙事交响的象征世界[J].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4):79-82. [5]周红.“罪”与“罚”的彰显——论《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的象征意义[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2-26. [6]韩海燕.论君特·格拉斯笔下的“丑男”形象[D].湖南:湘潭大学,2013. [7]唐佩.论君特·格拉斯小说《铁皮鼓》中的陌生化[D].湖南:湘潭大学,2013. [8]崔玉霞.论《百年孤独》的“陌生化”艺术[J].江西:江西社会科学,2008(9)130-133. [9]陈众议.“陌生化”与经典之路[J].中国比较文学,2006(4):11-12. [10]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J].深圳: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94-98. [11]范欣欣.“陌生化”理论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2):133-136. [12]冯毓云.艺术及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J].北方论丛,2004(1):21-26.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