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维斯瓦娃·辛波斯卡,波兰诗人、随笔作家。她擅长以简洁,诙谐,幽默的诗风处理重大主题,199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波兰辛波斯卡是家喻户晓的诗人,她的诗和随笔曾选入中小学的课本,但对于国内读者来说,辛波斯卡是个陌生的名字,即使是诺贝尔奖的加身也没有为她带来众多的关注,这一点可从关于她研究文章的寥寥数目可见,从目前搜索到的可阅读文献来看,只有几十篇的数量,其中数十篇只是关乎诗人的介绍和生平经历以及一些简单的评价,不具研究价值;还有两三篇文章是研究辛波斯卡诗的译介问题,也不在研究范围里。只有剩下的十几篇具研究价值,而在这些文献里,有两个发表高峰,一是1997年,因诗人于1996年获奖而形成研究小高峰,但女诗人并没有因为获奖而被更多国内读者熟知,比如有文章提到:“……其实,在希姆博尔斯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国国内曾出版过两个希姆博尔斯卡诗选中文版,直接译自波兰文,但反响并不尽如人意。当时,起码在中国,诺贝尔文学奖并没有特别照亮这位低调的波兰女诗人……”文章作者在这里的隐含意思是可能因为译介原因导致辛波斯卡没有在中国造成较高影响;二是2012年,辛波斯卡逝世,随之她的诗选《万物静默如谜》出版,立刻成为畅销书籍,女诗人的研究热又开始兴起,前面的引入的文章也提到:“近几年,读书界和出版界都在热议波兰女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陈黎、张芬龄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两位台湾译者将女诗人的名字译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一看就译自英文。诗选收入希姆博尔斯卡各个时期的诗作七十五首。由于译文优美,装帧考究,推广得力,加上女诗人逝世这一契机,《万物静默如谜》很快便成为畅销书,销售量竟在半年之内达到10万册左右,成为诗歌出版和销售史上一个奇迹,甚至在出版界引发了一股出版诗集的热情……没有想到,时隔十余载,她的诗作竟在中国受到如此的厚爱。这是翻译的胜利,是诗歌的胜利,还是商业营销的胜利?恐怕各种因素皆有。但不管怎样,这一出版事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的诗歌出版和诗歌阅读,并且让不少中国读者重新打量和评价希姆博尔斯卡。” 国内各位学者对于辛波斯卡作品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诗艺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层面与诗中传达的哲学思考层面。 一 辛波斯卡诗歌的写作特点 首先归纳诗艺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层面,辛波斯卡的研究文献本不多,关于诗的形式这一方面更是屈指可数,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她诗文的最主要的两点上:少而精,深刻讽喻。 (一) 寥若晨星却仍然闪耀的创作 辛波斯卡在她创作的几十年余间,只不过贡献了几百首诗作而已,放在每年要出版上千本诗集的波兰这个大环境下,她的作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这些作品无一不是精品。对这一现象,她自己是这样说的:“我写作是为了我自己,一旦写完一首诗,我就把它锁在抽屉里,让它‘孵’一段时间,然后再去重读。假如这时一篇诗作显得平庸或者缺少趣味,它对我就不作数了。”晚上写的诗,第二天早上一看不行,便扔掉;春天写的诗,往往躲不过秋天的考验。从这些朴直的自白中,足见她创作的严肃态度。且在形式和风格的开拓上,可以说是她的每一本诗集都在向更高的成熟迈进。 1957年出版的诗集《呼唤雪人》反映出女诗人的转变——从政治诗过渡到哲理诗,而形式更是从韵律诗转向自由诗,节奏也更加明快。辛波斯卡简单轻盈的写作风格大致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同。 如有学者言:“辛波斯卡的诗歌明晰、简洁,能在顷刻之间深入人心,在全世界征服了大量读者,这都要归因于她精湛的诗艺,用她自己的诗句来说,‘她拥有狙击手的敏锐视力,而且毫不畏缩地凝视未来。’(《仇恨》)……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所说的,正是这样一种天然的融合,她的诗成为了‘完美的语言客体’,在她的诗歌里几乎看不到西欧现代主义诗歌对待语言的那种波希米亚式放浪态度。她的诗那么严谨,那么精确,精确到几乎无法更改一个词语,更别说删改一句话了。这种对待诗歌的严谨态度,应该是每位诗人的自勉。”这位学者所言极是,辛波斯卡的每一首诗都是精心雕琢而成,且她的诗艺是随着每出版的一本诗集逐步递升的。所以在辛波斯卡诗艺层面的研究大多被前人诉说殆尽,且观点大抵相似,关于这一层面的深入研究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新意可图,且因为语言隔阂,如果不直接切入波兰语的原文,自是难以研究出个中精妙。 (二) 冷静讽喻的精准运用 再者,几乎所有的研究都对辛波斯卡的幽默诗艺以及讽喻手法异口同声,甚有研究者将她诗作中的讽喻手法归类分别论述,分为动物型讽喻、植物型讽喻、事物型讽喻、人物型讽喻。但辛波斯卡做得最成功的则是将隐喻成功拓展成讽喻手法,继而把讽喻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创作方法。 有作者写道:“席姆博尔斯卡形容自己的写作方式是借来悲枪的词句,然后设法把它们变得轻松一些。”把悲怆的词句变得轻松除了运用黑色幽默般的讽喻手法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如又有文章提到:“……辛波斯卡思想上的这种取向便决定了她诗艺的基本取向,她说自己“珍爱怀疑”。在取得怀疑的基本态度之后,接下来便是如何表述这种怀疑。她选择了反讽,而她的成就不在于选择了反讽作为她的表述方式,而在于她的“反讽的准确性”。20世纪的诗歌,是以“严肃”著称的。在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中,也都是以庄严的风格和措词著称的。而辛波斯卡的前辈米沃什更是以庄严著称,他诗中的谴责口吻和对于人类良知的不倦追求,为20世纪诗歌树立了一个典范。而辛波斯卡具有他们的一切重要思想特质,但却以一种很少采用,或者说不敢采用和羞于采用的手法来表达她对人类文明危机、价值危机的忧虑。”辛波斯卡的讽喻手法是业内一致认可且作为她风格标志的标签,所以此观点不仅新颖别致且概括准确,令人信服。且文中明确提到了辛讽喻手法的精确性,是其他研究所不及的。但是从写作手法出发研究依然会陷入语言隔阂的困境中,诗这种形式相比其他文学体裁更加注重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艺术性,因而在分析时更加难以逾越语言的藩篱。 二 探索辛波斯卡诗歌的哲学内蕴 而诗歌内容方面辛波斯卡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以小见大,善于观察生活中细微而琐碎的事物,通过这些生活的日常片段去揭开生命之谜,这种不隶属于任何流派也不豪言壮志,更不苦苦抒情的独树一帜,让多数研究直指辛波斯卡的诗歌内容的哲学性,她的诗中,更多的是对世界的一种诗意的表达,以她的眼光勾画世界的轮廓,少了些个人的情感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客观却又独特的视角。 在这些研究中,大多都默认她诗歌的哲学性,如有文章提到:“诗与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从源头上看,两者都孕育于神话的怀抱。神话是原始人类对于宇宙人生意义的一幅形象的图解。所不同的是,哲学运用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从大量自然社会现象中总结归纳出事物的一般规律,诗歌却是用感性直觉的形象思维去探询宇宙人生的奥秘与本真。大诗人和大哲学家往往心灵相通,他们感受到人生的有限与短暂,向往着宇宙的无限与永恒。他们受到同一种痛苦的驱逼,寻求着同一个谜的谜底。” 而研究者们在这种哲学性本质的前提下从几个方面提出她的独特思考。 (一) 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和质疑 第一是辛波斯卡的质疑精神。质疑和好奇心,是哲学家们共通共有的,没有对世界的发问,就不会有人类文明中闪耀着光辉的思想。现世的每一种世界观或者哲学体系都是那些人类精英们对世界的好奇和不断探寻,他们内在的心理结构以及探寻程度决定了现存的不同的哲学理论,而辛波斯卡,她除去诗人的身份,本质的她,是一位哲学家,是对世界没有成见的新生儿,她本能地探索这个世界,且不受现世通行的世界观的影响,而是发展出一套她自己的世界观,虽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大多数人的世界观是从出生就接受了社会普遍带来的想法和观点,而不是自我独立思考的过程,或是接受了历史上大家的理论影响,从而内化成为自己信仰的准则。只有少数人,可以独立地探索世界,也许会接收历史遗留下来的想法,但接收之后不是盲目吸收,而是自我评价,再认可或是抛弃。辛波斯卡就是那难得的少数人,她敏感而纤细,善于冷静地质疑本来在众人眼里正常的一切,也纯真地向普世价值观挑衅,她质疑着众人眼中认可的那些常识,那些所谓世界的本质,这是她诗的立足点,是她写诗的源泉。 她自己曾经说过:“诗人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自负的;她倾向于相信自己并以此向读者叙说。”这证明着,诗人对于自己的笃定,也是诗人想要读者知晓的,她的世界。 关于质疑世界和建构自己世界的观点存在于多数研究作品中,比如:“……牢记此一可能,是诗人最后的偏爱,也是诗人放在我们每一个人掌心的祝福,鼓励每一个生命沿着自我指引的方向前行,去击碎无数他人加之于我们身上的“一定要”“必须要”带来的束缚与伤害,正是这些细密的束缚与伤害,构成了我们难以逃离的荒谬,而辛波斯卡传递的所有真诚的力量与有张力的美,正是对它们的对抗。”这段文字肯定了辛波斯卡的质疑观,并且极力提倡读者用这种质疑观去面对人生。 又如:“意识形态一直困扰着现当代诗人,这种困扰,既有外部的压力,也有内部的压力。而怀疑,则是诗人消解或抵制外部压力的最佳态度。辛波斯卡说,任何诗人都不应允许自己被绑在意识形态的马车上,并说,任何教条都是一种人工制品,旨在掩饰真实世界。‘作家不可使用这件工具,而要亲身去应付这个世界’。”这段文字评析得较为中肯,但我并不同意辛波斯卡是为了消解压力而选择质疑,辛波斯卡的质疑更多应该是出于天生的好奇。 还比如:“质疑,在辛波斯卡看来成为诗人的首要任务,而这种质疑的声音逐渐形成了否定的美学,这种美在她的诗歌中绽放开来。辛波斯卡以质疑的眼光、否定的态度为人们打开了认识寻常世界的另一扇门,展现了世界的多面性和别样性。否定的美在她的诗中绽放开来、大放异彩,这并非诗歌写作的一种技巧,而是诗人灵动多变的思维方式的体现。”这位作者以否定为引,以否定为观点为辛波斯卡的质疑证明,叙述的文字贴切且完善,相比刚才用意识形态来解释女诗人的哲思更加有力。虽然否定观点仍然有待商榷。但和前几篇引文一样,都肯定了辛波斯卡的质疑精神,可以说是对诗人独特眼光看世界的异口同声的回应。 (一) 上帝视角的悲悯洞悉 关于辛波斯卡诗歌内容共通的第二点即是她诗中蕴含的万物平等的思想,有学者言:“……也许是因为女诗人更关心波兰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所以,她的诗歌才有一种“宇宙意识”,才有一种蓝天和大海式的宽广……” 所谓“宇宙意识”便是辛波斯卡万物齐一的观点,在不同的研究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近代诗人笔下,虽然也有着对物的描写和表现,但物不是沦为浪漫派诗人情感宣泄的对象,就是成了象征派诗人的“客观对应物”。自称要创造一种“干而硬的诗歌”的意象派诗人,关心的也只是物的外观之“象”。换言之,在绝大多数近现代诗人眼中,物只有相对于人的情感和心理而言才有其存在价值,因而物自身的品性是被遮蔽的……即彻底从一种凌驾于自然物之上的征服性态度,转到一种平等的对话性立场上来……。”这位作者从比较和历史的层面分析辛波斯卡的作诗角度,清晰而深刻证实了辛波斯卡的与众不同,还有她万物平等的思想。尤其是“平等”一词运用精确。 还有研究称辛波斯卡的悲悯的生态观是源于她的反人类中心观,从这可见:“于是,在诗歌中融入生物法则与人类史知识,综合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成为辛波斯卡诗歌的重要母题。她反对突显人类优越性、利己主义的生物等级观,尤其是视人类为唯一内在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对非人类生物怀有深切的敬意和同情。在她眼中,自然和人类社会是平等的,并不分高低主次。……在反人类中心主义观的视域下推崇万象秩序,通过换位思考创造移情空间,是辛波斯卡诗作的核心价值。”这段解释可以给不太清楚辛波斯卡的读者予以一个合理而深让人信服的观点,再摘取她其中的一些诗作予以佐证,读者眼中的辛波斯卡就是这样一位拥有悲悯仁慈之心的圣母。但其实这种观点虽然一定程度上是没有问题,但放眼她全部的创作便有点言过其实,有夸大之嫌。相比上文的“平等”观点,此种解释未免有失偏颇,但也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且也同样说明了诗人的万物平等思想。 (三) 日常俗世的不凡和美妙 第三个方面即是辛波斯卡的诗有无所不包和日常化的倾向,她善于取材于生活,透过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运用她天赐的灵性,洞悉生命本质和万物奥秘。辛波斯卡被称为是“唯一一位能够将不重要的事情变成重要的事情的诗人”。1962年,辛波斯卡的诗集《盐》问世,在这首同名诗中,她以为生活海洋的这种透明晶体,折射着人类存在的多重意蕴。显然,盐这种再普通不过的物品在常人眼里不过是可以随意忽略的存在,可是却被辛波斯卡发现了诗意,也许这种诗意是诗人主动赋予的,可是她却坦然地把宇宙的本来面貌欣然呈现,用诗意的方式,人类特有的文明中的幻想方式。 她喜爱日常,她的生活便是她的诗,她鲜少去涉及庞大的主题或构建宏大的意象空间,可是她诗中的微小事物却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气魄,那些看似不经意而常态的随机事件,在她的诗中却有着独立而完整的世界,展露着世界的规律和联系,只是普罗大众却视而不见。 有文章这么形容辛波斯卡的日常情结:“太多的诗人们钟情“孤独是迷人的”,忠于自我依从内心,借由多重的意象和奇峭的诗句筑成拒人来访的囚室,用以幽闭独特自我的灵魂。同为诗人,诗风平易的辛波斯卡显然不在其中。在诗中,辛波斯卡不是辛波斯卡,她主动放弃了“诗人”的特殊和崇高,好像是街头巷尾那个路人,唯愿从普通事物和日常情绪中寻找诗的风景。她鲜少在诗中放大自身的存在,始终以克制和静默的神情给每个读者指点出日常的迷人处。”和上文中“平等”的诠释方法一样,这位作者在道出辛波斯卡的写作着眼点时也用了对比的手法,再次凸显辛波斯卡的独特,也一语中的地道出她最为显著的风格,即用日常道出不平常,实为精确。 还有文章同样印证着这一点:“辛波斯卡汲取世俗生活中的喜悦,从日常中摭拾点点诗意……波兰籍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这样评价:“辛波斯卡提供了一个可供呼吸的世界。”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十分恰当。呼吸,这是件再日常不过的事了,而且也与我们休戚相关。辛波斯卡让被称为“阳春白雪”的诗浸染“普世”色彩,“飞入寻常百姓家”……她继承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开创了“以自然之手写世俗之事”的诗歌创作方法,用自然的视角、日常的口吻将世俗之事写得不庸俗,写得轻盈而富于哲理和诗意。”这散落在文章各处的三段文字无一不说明辛波斯卡写诗以小见大的特点。 辛波斯卡诗中的日常表现不只在于身边的小事物,而同样在于她诗中的无所不包,如:“她的诗中有大宇宙,有自然界,有人以及人与人、人与万物的联系……不停留在对事物的描绘或感知上,透过现象而寻找非寻常的答案,这是辛波斯卡与多数诗人不同之处。”这一小段文字不止说明了诗人诗歌中的日常化倾向,还说明了诗人透过平常看见不平凡本质的特质。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对辛写日常的总结:“作为20世纪波兰文坛独树一帜的诗人,她的诗歌总是闪耀着日常生活的画面,却又带着深刻的自省和隽永诗意。她多从生活中的物事出发,以冷静但不疏远的笔调加以描摹。而辛波斯卡并不止于物事描摹,她更是从物事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偶然的机遇对命运施加的影响。”
鉴于前人对辛波斯卡创作技艺和诗歌形式层面的研究详尽而完整,且研究难度较大,暂不深入钻研她诗艺方面的成就。 研究者们对于辛波斯卡的研究除了对于诗歌技艺形式的简单提及,剩下的大致都是对于她诗歌内涵哲学性的探索。可是多数前人对于辛波斯卡诗中哲学的研究杂乱无章,这些说明有些深刻,有些浅显,质量参差不齐,而通病是没有系统地深入浅出地说明辛波斯卡的哲学世界。可以说这些研究或者片段或者囫囵概括了辛波斯卡的哲学世界,对于她其中一种思想的探寻和挖掘,一些研究做得的确深刻且令人信服。但总括性的文章总是存在泛泛而谈和浅尝辄止的问题,并没有对辛波斯卡的哲学体系做完整的展现,更多的是一种对观点的零散拼凑。 但几乎所有研究文章都概括了辛波斯卡诗作的基本特点:重视日常和微小题材,细腻深入的观察赋予诗文独特的视角和品格,简单流畅的语言里不乏清丽和幽默,她平易语言的另一面,却藏有犀利的刀锋,往往能够为读者划开事物表象,挖掘更深层的生命现象,为习以为常的事物提供全新的观点,教读者以陌生的眼光去看熟悉的事物。就如这段文字所述:“希姆博尔斯卡的诗作竭力表现出对世人痛苦的同情,但又刻意表现命运的某种不可理解性,并以直接的发问、亲切的交谈、简明的诗句、形象的画面,确切地体现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她善于从极平凡的日常现象中捕捉到令人始料不及的显然性来,然后以或幽默、或讽喻的手法表现出来,苦涩中透着睿智,怀疑中本着真诚。” 这些基本特点虽然无误且完整,但对于刚接触辛波斯卡的读者来说虽然看似容易理解却难以深入把握辛波斯卡的本质特点,对于她的理解和看法也许只能流于浅显的“她善于写身边的小事,透过小事看见不一样的世界”类似观点。但我希望在之后的研究中,能够分析出这些基本特点的背后的核心意蕴,现存的研究中,只是泛泛地提出基本特点而没有深入完整的分析。 辛波斯卡的诗总是带着迷蒙的神秘哲学色彩,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能够完整而系统地综述她诗里的哲学意味。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首先将辛波斯卡的诗做一个大致的分类,简要介绍其特点。 分类如下: 状物诗,她的诗篇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是通过具体描绘一种事物、现象或描绘几种相关场景来传达她的看法和哲学思考的一类诗。 概念诗,没有通过具体描绘某一种存在而阐述哲理的单纯的哲学诗。 爱情诗,多是写辛波斯卡私人的爱情观和她观察到的普罗大众的情感现象。 接着分析辛波斯卡的写作特点,语言层面上,辛波斯卡很少像其他诗人一般堆砌精美的辞藻,更不会大肆铺张修辞,但只要她用了修辞,一定是新颖而精妙的,她出色的比喻完全将我们从对诗的刻板华美影响里带到另一番天地中,那是我们很少见识到的前卫领地,但她的比喻也决不至于太过异想天开而造成诗意的牵强,读时只会觉得突然误入未开垦的宝地,为辛波斯卡的精准而欣喜。 结构技法层面上,辛波斯卡从一而终地写着自由诗,并且摈弃了大量传统技法后,开始用独创的方法写诗,但这也并不难寻她的写诗套路,在对她的诗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后,发现她写诗的手法虽然印证着前人对她“偏爱写日常和琐碎事物”的评述,但更深层次的挖掘过后,发现她对日常事物的偏爱不过是她诗中的一部分,是表层的,她写诗的手法更像是手持摄影机记录下来的存在片段,然后这些毫无意义的存在经过她后期的“剪辑”终究成诗。她写诗的手法像极了电影拍摄的手法,突破传统诗写作的条框和成规,在生活中成诗,作者只是剪辑,不作任何评价,把存在赤裸裸摆在眼前而已。而这一手法几乎贯穿了辛波斯卡的诗作,可能只有少数概念诗和爱情诗不是如此写成的。(这里顺势解释题目的“镜头”含义,可能会引用电影学概念来类比,此部分占比重) 第三,探索辛波斯卡诗中的哲学意境,辛波斯卡虽然没有直接抒情在诗中,但她精心挑选出来的生命存在片段经过她有选择的剪辑和加工后,已经暗含她对世界和生命的观照。这些观照多数时候是冷酷的,没有感情的,像给我们展示世界的冷血一样。只是有时候辛波斯卡会在诗中偷偷安放她的人道关怀,给那些她悲悯的生命。 表层的情感走向探究完,接着结合具体诗作具体分析辛波斯卡的哲学世界。 她的哲学世界可以分为世界观、人生观、爱情婚姻观、政治观。 这些部分都将分别和对应诗作结合探讨。(除了写作手法,此部分占比最重) 最后将哲学部分联系写作手法说明辛波斯卡的独特性:她是如何通过“记录”式方法如此精准贴切展现她的哲学思考的。 |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通过分析已有文献来确定学术界对诗人作品的印象和界定,以便和自己的发掘形成对比研究。
二、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这里的分析方法是指将诗人大部分的作品进行大致的分类总结,以便抽出诗人作品中的共性和诗人独特的写作方法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高兴.在阅读中,回忆并致敬[n].中华读书报,2014-12-24.
[2]胡桑.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歌气质[n].光明日报,2012-12-9.
[3]山岚.诗坛莫扎特——波兰女诗人席姆博尔斯卡剪影[j].外国文学动态,1997(0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第8学期第1-2周,收集齐全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2、第8学期第1-2周,进一步修正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步骤等,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