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融合中西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开题报告

 2022-04-28 22:17: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研究林语堂及其小说、散文和译作品的文章有千余篇,可评论其教育思想的少之又少, 更别说有全面系统地研究林语堂独特的中西结合教育思想的专著。

并且由于林语堂没有一部教育思想的专著和一套缜密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导致了研究关于林语堂教育思想出版和发表的文章不多,有的也只是从他各种论著中提炼、总结出有关林语堂的教育思想理念。

在少有的有关林语堂融合中西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中,分析总结他的教育观念,是以西方的思想教育作为参照来反观中国旧的教育体制,形成特有的中西结合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林语堂的西方教育思想观念;(一)启蒙教育中西式教育对其产生的影响(二)海外留学经历造就的教育思想观二、林语堂批判吸收的中国教育思想观念;(一)对儒家文化中有关教育思想的独特见解和选择性接受(二)道家文化对其教育精神的影响三、林语堂融合贯通的中西教育思想理念;(一)家庭教育(二)“空气教育”法(三)自由读书法(三)以西方教育反观中国旧的教育体制(四)在思想教育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思想四、林语堂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意义及价值。

(一)作为民国时期国内外教育思想教育沟通融合的桥梁(二)对于现代进一步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重大意义及参考价值预期目标  在对不同时期林语堂对于中西教育思想的观念进行分析对比,对林语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观的分析,并在对林语堂传记和有关教育见解的文章的阅读与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林语堂融贯中西的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与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并且更进一步地探讨其对于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意义及价值。

在写作过程中,将认真的、反复的、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使本篇论文质量得到保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中国学术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中文数据库的检索,在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并对有关材料进行分析归纳,作为本篇论文的参考;2、比较研究的方法。

比较林语堂不同时期对于中西教育思想的观念;3、文本细读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1、林语堂.林语堂全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12、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3、黄磊.林语堂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南京: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1)4、陆道坤.林语堂教育思想研究[J]北京:教育探索2015(1)5、李灿.林语堂教育思想的审美倾向[J]海南:文山学院学报2011(8)6、金知明.林语堂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9(11)7、仇燕燕.论林语堂的人文主义思想[J]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8、江盈盈.《留学体验与林语堂教育观的形成》:[J].海峡教育研究,2016(04):69-768、林太乙.林家次女.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9、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工爻.译.梅中泉主编.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刘介民.郑振伟.道家与现代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1.林语堂.论读书.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3卷.东北大学出版 社,19941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文化的享受—智识上的鉴别力.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13、林太乙.忆父亲林语堂.科技文萃,1995年第2期14、林太乙.一代名士—我的父亲林语堂.炎黄春秋,1995年第 1期15、庄子.庄子·外物.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2.3.5——2022.3.20 提交开题报告及论文写作提纲。

2. 2022.3.21——2022.4.30 论文初稿起草。

3. 2022.5.1——2022.5.10 提交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