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苏州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试论贾平凹散文中的古典美
院 系 人文学院(中文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
学生姓名 郝皆颖 学 号 1020301118
指导教师 陈娇华
2014年 3月 12日
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研究的背景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他著作颇丰,有小说集《兵娃》、《野火集》、《商州散记》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等,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以及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优秀作品。其中,散文集《爱的踪迹》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贾平凹是以写小说而闻名于世的,但他的散文更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贾平凹的散文受到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2年和1984年,他的一些分散发表于全国各地刊物上的散文更让广大读者领略到了贾平凹散文的独特魅力。费秉勋教授指出:与写小说相比,写散文似乎更能见出贾平凹的才情和艺术素质。他的散文确实写出了特色,写出了个性,在全国能自成一家。 贾平凹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巨大的反响,批评界甚至是普通读者对贾平凹的创作褒贬不一,争议较大。这位以独特创作个性与风格坚守于西北一隅的独行侠,虽然从不扯旗拉派、追风赶潮,也从未参与喧喧嚷嚷的文化论争,却在批评界引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争鸣风波,时褒时贬,时毁时誉,这种现象存在的本身就值得学界深思。 对于贾平凹散文作品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散文风格形成背景的探索、散文中写作意象的研究以及散文的审美追求的概述,对于贾平凹散文中的古典美很少有人发现并作针对性地探究。 一、前人关于贾平凹散文风格形成背景的探索 杨建华认为贾平凹的散文写作风格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人心境、际遇等不断变化着的。上世纪80年代初贾平凹的散文以清新俊朗的文风展示出年轻人纯洁美好的理想追求,稍后以温馨的笔调多展现关中地区具有乡土特色的静物和人与事,风格依旧清新自然,简洁明快。80年代中后期以怪诞的表现方法阐述人生感悟。90年代的贾平凹遭遇种种变故,其散文范围由现实世界转为个人的小天地,文中多以自我的关注并渐渐形成自我陶醉的审美倾向。并且贾平凹散文中,自我的表达也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形成了其理想化时期的自我、乡土民间里的自我、传统文化下的自我以及当下现实世界的自我等多种不同表征,这使他的散文创作风格不断更新和完善,而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及表现是与作者生活的环境、时代以及个人的出身、经历、性格和遭遇密切相关。 关于这一点曹海芹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有更为详细的分划,他从三个大的角度分析了贾平凹散文创作的风格流变。一:从人的书写的角度来看,贾平凹散文创作经历了自我到人情再到人性的流变过程,体现出对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二:从散文民族形式探索的角度来看,贾平凹散文经历了禅宗意境的营造到神秘主义的渲染再到佛缘思想的阐释的流变过程,体现出民族形式探索的隐秘化、私人化倾向;三:从散文创作矛盾心态的角度来看,贾平凹散文创作经历了理想的追寻与现实的逃避的矛盾到对传统道德文明的迷恋与对现代革新发展的渴求的矛盾再到大散文趋势与小趣味倾向的矛盾的流变过程。 这一点在我的论文中关于贾平凹本人古典审美的成因总结基本是一致的。只是我更强调其生活的语言环境影响了他的语言风格。 而在杨振雄的观点中明确提出贾平凹从自己的生活,从自己的亲人朋友邻里的生活,从故乡、都市、历史中进行采集,然后在静虚村完成创作,以自己独特的哲理化感觉,诗化情绪,地域化色彩造化出一篇篇佳作。由此可见,杨振雄认为贾平凹散文创作风格的形成与贾平凹的生平经历以及故乡所见所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的文化沉淀对一个作家的成长和文化人格的凝聚具有重大作用。 黄立宇更倾向于将贾平凹散文风格的形成归结于贾平凹个人性格使然。在《谈贾平凹个性和他的散文创作》中,黄立宇提出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始终被一种强烈的自己的东西驾驭着,从而形成了一种正在上升的趋向成熟的艺术风格。贾平凹的散文充分体现出贾平凹强烈的个性色彩。 白忠德同样认为贾平凹发挥的是自身天赋,灵活运用古典和现代汉语语言,创作出了具有个性色彩的文学语言,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学语言价值观。 前人对于贾平凹散文风格形成原因的探索较为全面。然而贾平凹散文中的古典美是其最鲜明的特色,对于其散文所具有古典审美的成因未作针对性地探究。因此我本次论文将针对性地探讨其散文古典美的成因。 二、散文中写作意象的研究 对于贾平凹散文中的写作意象有很多研究探索。有些是对写作意象总体风格的总结归纳,有些则是对星、月、水、石等某一类写作意象的精研。 黄世权的《日常沉迷与诗性超越贾平凹意象写实艺术》则是对贾平凹散文中写作意象的总结归纳。他认为贾平凹散文中的写作意象具有写实艺术是因为贾平凹对现实主义的理解。 汪莉同样是对贾平凹散文中的所有意象进行了归纳总结,但是她更加清晰明了地将其散文中的所有意象进行了分类。她认为贾平凹散文审美意象主要是月、水、石、女人。在这四者中出现平率最高的是月,月是整个意象系统中的主要意象,对水、石起牵引和制约作用。月、水、石则以女人为媒介达到和谐的统一。 罗红琴也是对贾平凹散文中的意象作了总体的概述,她认为贾平凹散文中的意象具有形态的浑然美,意象的纯朴美以及场境意象的运动美。 李斌、李英姿二人则单单探讨了月意象的深刻含义。他们认为贾平凹散文中的月意象是他追求、探索的美学象征,也是他主体精神的象征。月意象为我们展示出一种空灵静寂的禅宗式的意境,使散文呈现出浓郁的禅宗韵味。 费秉勋在《论贾平凹散文的生命意识》中也强调了生命主体意识。他在文章提出贾平凹散文最本质的精神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精神的伸张、探秘的生命本能、对宇宙时空无限性的感受所引导出的特殊艺术观、阴性的审美意象、以生命体验拥抱艺术,这些方面构成了贾平凹散文的精神真髓。 三、散文审美追求的研究 我认为对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一概而论,大致划分是不够严谨的。对于贾平凹散文审美追求的探讨大多以偏概全,少有人作具体某一风格地系统评析,有的话,也只是在风口浪尖之时作一时之应景,或总体评价贾平凹散文之艺术风格,如:曾令存的《贾平凹散文研究》,曾令存认为读贾平凹的散文就像是就像读贾平凹这个人,由此可见其散文可谓是一部真实地记录他自己这二十年来精神历程的心灵史。在进行心灵探索,探讨贾平凹的禅心佛性与乡下人本色等人格心性对其散文审美品格影响的同时,本书还探讨了贾平凹散文的文化意蕴与文学意义。 当然,也有针对贾平凹散文某一具体审美风格做系统探究的作品,如:雨箫在《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贾平凹闲适化散文的雅俗情趣》就贾平凹闲适散文的雅俗情趣作了系统性地探讨。雨箫认为贾平凹的一部分散文作品融合了地域性的世俗风情与平民化生活的原生态韵致,其中蕴藏着浓重的儒雅情趣,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向人们展示自己从生命体验中获得的情致,表现出从容洒脱、淡泊旷达的优雅神韵。关于贾平凹从个人生命体验中获得真实质朴的生活情致这一观点在我接下来对于贾平凹散文中的古典美探索中也有涉及。 曾令存以《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对贾平凹散文的禅宗意识作了专题探究。其主要从禅宗与自然、禅宗与人生、禅宗与审美等方面探析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世事的沉浮变幻与人生体验的深入 ,启迪着贾平凹对禅的不断颖悟。 1988年以前 ,禅宗意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禅思 ,月亮曾经成为其散文中最具禅味的自然物象 ;1988年以后 ,特别是 1992年以来 ,贾平凹则主要是藉禅去解悟 ,超越现世人生 ,安妥自己的灵魂 ,建构另一种人生境界。禅宗意识还潜移默化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其散文境界 ,尤其是文章的气韵与整体意识 ,均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并且我认为禅意的突显是贾平凹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这是贾平凹散文古典美所彰显的一隅之美。 曾令存在《卧虎汉罐与贾平凹散文的审美品格》一文中则以卧虎汉罐为具体例子剖析了贾平凹在散文中所透露的审美风格。他认为作为中国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之子的贾平凹,卧虎汉罐的苍莽旷达与简拙大度启悟着其散文创作对宇宙人生与时代精神的感应与追求,以及朴素自然,神、气、韵合谐的艺术表现境界的建构。特定生存环境传统汉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乡下人的气质心态,对世纪末中国文学虚浮媚俗的忧虑等因素,都在无形地熏染着贾平凹散文创作对卧虎汉罐审美品格的追求。我认为贾平凹散文中所流露出来的审美情趣归根结底仍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形成的审美倾向。 陈野静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子 贾平凹散文艺术论》中提出贾平凹的散文创作,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又接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精神。文章从意境、文气和时空意识这三个最具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概念出发,并结合其各自的审美内涵,以求更深刻地阐释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征。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不仅体现了艺术创造的内在规律,而且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深层审美心理,而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常将意境作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贾平凹十分注重人格道德修养,其卓越的才性和独特的气质时常浸润于作品之中,以至于其作品中的文气十分充足,散发着强烈的美学气息。从时空意识的角度去感悟贾平凹的散文,可以体验到贾平凹情感的律动。贾平凹散文中的时空意识其实就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所独具的生命意识。这一点与我在接下来的毕业论文中阐述的关于贾平凹古典审美倾向成因也有重点论述。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对于贾平凹散文作品的研究为数不多 对贾平凹创作的研究评论进行整体性地系统梳理与评析还是比较少见的,所取得的成果也并不显著,但是随着研究人员的增加与研究途径的多元化,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符杰祥、郝怀仁的《贾平凹小说20年研究综述》、费秉勋的《贾平凹论》、孙见喜的《贾平凹之谜》、《鬼才贾平凹》。但符杰祥和郝怀仁在其评论中支队贾平凹20年来的小说创作进行了研究种树,其中并未涉及贾平凹散文创作的研究。费炳勋和孙见喜则在其研究中都只是粗略地对贾平凹的创作的研究评论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对其散文创作部分也并未进行详尽的评析。当然,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首先,历史条件的限制。在这些学者的研究之前很少有针对贾平凹散文创作的专门评述,他们的研究已经是开了先河,他们在对贾平凹散文研究中缺乏可参考的评论,因此研究起来也那年缺乏整体把握与理论深度。其次,对贾平凹散文研究的重要性还未得到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贾平凹的创作内容大多来自于民间大众的日常生活琐事,反映的都是民间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没有同时期作家们创作的宏伟主题,因此很少被学者们列入文学史研究范畴。最后,贾平凹散文在普通读者中的传阅量还不够,单凭专业学者们的力量是有限的,这需要学者们以及普通读者们共同发现、研究贾平凹散文中的更多魅力。 二、对贾平凹散文审美风格的评述过于片面和具有时代局限性 一直以来,对贾平凹散文作品的研究本就为数不多,而对其散文某一特定风格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然而不可否认贾平凹的作品在文坛备注关注并多次掀起层层浪波,因此,只有抓住其散文作品中的一个具体特点作系统化的分析,学习和借鉴其散文创作中的可取之处,那么研究其散文作品对散文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很多作家对贾平凹散文的探讨要么具有时代局限,停留于早期或者后期,要么过于评论过于笼统而少有抓住其中一个特点作系统性地客观评析。因此,对贾平凹散文中古典美这一具体风格的系统性探讨起到了完善补充的作用,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贾平凹散文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散文中蕴含的古典美。从《贾平凹精品散文集》一书为入手点,着重研读《狐石》、《卧虎说》、《静虚村》、《四十岁说》、《落叶》等多部经典散文作品。本文主要从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古典美、意象的古典美、思想意蕴的古典美来评述其散文的古典之美,并探索其古典美形成的原因。 一、贾平凹散文古典美的具体呈现 (一)语言的古典美 (二)意象的古典美 1、自然景物 2、传统文化 3、人物形象 (三)、思想意蕴的古典美 二、贾平凹散文古典美的成因 (一)出身、性格与创作风格的关系 (二)语言环境影响语言风格 预期目标 在对贾平凹散文作品、研究资料加以分析探究的基础上,了解贾平凹散文作品中语言、意象、思想意蕴所具备的中华传统古典美的特征,同时联系作者出身、性格、与创作风格的关系,探讨其散文所散发出的古典美的成因。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探讨,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写作过程中会尽量努力、认真。 |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
研究方法 1. 范读文本法:大量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作品,形成对作品内容和风格的整体印象。 2. 精读文本法:仔细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作品,整理其中的古典美的具体体现。 3. 文献查阅法:通过阅读贾平凹的研究和人物传记资料,整理出有利于自己观点的资料。 步骤 1. 大量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作品,做好记录和分析。 2. 收集与论文需要有关的论文或著作资料,进行整理。 3. 初步设定论文写作大致框架、思路,写作开题报告。 4. 与指导老师一道明确论文写作框架、思路,开始论文初稿写作。 5.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最后定稿。 |
4. 参考文献
4.主要参考文献 |
[1]杨建华.贾平凹散文中自我的演变历程[D].山西师范大学,2010. [2]曹海芹.贾平凹散文创作流变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9. [3]杨振雄.商城的孤独:贾平凹散文创作心态研究[J].九江师专学报,2004(3). [4]黄立宇.谈贾平凹个性和他的散文[J].当代文坛,1986(2). [5]白忠德.贾平凹散文语言风格演变及其特征[J].商洛学院学报,2010(5). [6]黄世权.日常沉迷与诗性超越贾平凹意象写实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汪莉.论贾平凹散文的审美意象及其特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 [8]罗红琴.谈贾平凹散文的意象之美[J].中国创新科教导刊,2011(6). [9]李斌,李英姿.贾平凹散文中月意象的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10]费秉勋.论贾平凹散文的生命意识[J].西北大学学报,1989(1) [9]曾令存.贾平凹散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雨箫.论贾平凹闲适化散文的雅俗情趣[J].青岛大学学报,1998(3). [11]曾令存.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J].嘉应大学学报,1997(4). [12]曾令存.卧虎汉罐与贾平凹散文的审美品格[J].嘉应大学学报,1999(2) [13]陈野静.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子 贾平凹散文艺术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7 [14]符杰祥,郝怀仁.贾平凹小说20年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2000(6) [15]费秉勋.贾平凹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16]孙见喜.贾平凹之谜[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 [17]孙见喜.鬼才贾平凹[Z].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18]贾平凹.贾平凹精品散文集[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19]刘涵华.贾平凹散文简论[J].中州学刊,2011(1). [20]雷达.有什么话,说什么话[J].文学世界,1993(4). [21]贾平凹.我是农民[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22]曾令存.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J].嘉应大学学报,1997(4). [23]李生滨,贾平凹.语言的艺术写意和绘画贾平凹散文《邻院的少妇》赏析[J].名作欣赏,2003(9). [24]黄平.贾平凹小说论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25]李伯钧主编.贾平凹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6]林建法,李桂玲主编.说贾平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 [27]李星,孙见喜.贾平凹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28]贾平凹.贾平凹精品散文集[Z].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 [29]孙见喜.贾平凹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0]雷达主编.贾平凹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1]贾平凹.我是农民[Z].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32]韩鲁华.精神的映像:贾平凹文学创作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5.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 ||
序号 | 起讫时间 | 主 要 工 作 内 容 |
1 | 2022. 112022.1.9 |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 |
2 | 2022.1.102022.3.5 |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
3 | 2022.3.62022.3.29 | 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
4 | 2022.3.302022.4.30 | 完成论文初稿 |
5 | 2022.5.12022.5.19 | 完成论文二稿 |
6 | 2022.5.202022.5.27 | 完成论文定稿,上传并打印论文稿上交 |
7 | 2022.5.282022.6.9 | 老师评阅论文(填报评阅教师评分表)、学生准备答辩 |
8 | 2022.6. 112022.6.16 | 毕业论文答辩,完成相关表格 |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系 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