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79年村上春树凭借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且听风吟》荣获当年的“群像新人文学奖”。村上春树从此一鸣惊人,迅速地引起了诸多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所形成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村上文学诞生的土壤,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使得村上笔下的人物形象有了不同于之前日本作家的新特点。《且听风吟》作为村上的处女作,其笔下人物形象的独树一帜正好体现了日本文学发展的一种转变。
在国外,川本三郎(1979)最先开始研究村上春树,认为《且听风吟》中的主角是商品目录少年和符号少年;在看似轻松、虚无的表象背后,实则隐藏着深深的绝望。仲田贵志(1984)最早探讨了主人公朋友“鼠”的人物形象。藤井省三的《村上春树与中国》系统的研究村上作品中的与中国有关的人物形象,对于村上笔下女性形象的研究也散见于各专著及论文中。尽管如此,回归处女作,针对《且听风吟》中四个主要人物的进一步分析还有待发展。
在我国,张景风(2017)岳晓婷(2017)柴佳(2019)分别从村上春树全部作品中对中国人形象、女性形象和朋友形象进行了研究。由于村上笔下“第一视角”的男性主角形象比较单一,关于此人物的形象研究只散见于系统性的专著及论文中,专注于《且听风吟》的人物形象研究还比较少。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作家塑造出的不同的人物形象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作家本身的人生经历。《且听风吟》作为村上春树的处女作,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明显的体现出以上两种关系,村上春树正是从这部作品出发,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物创作风格,成为蜚声国际的作家。
首先,本课题从村上春树的个人经历和日本20世纪60~70年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入手,分析小说人物背后的历史脉络。
其次,通过对《且听风吟》中四个主要人物的文本分析,再结合前文梳理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的逻辑。进而解答“我”为何迷茫,“鼠”为何痛恨富人,“杰”的举止为何奇怪,“没有小指的女人”和“我”为何产生了强烈的“距离感”。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研究步骤:
1-8周:清楚把握文章主题,明确文章主要内容和各部分组成,精读研究对象,进行文献搜集和阅读,收集有用信息,研究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4. 参考文献
[1] 上倉一男.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j].下関市立大学論集 第59巻 第 3 号.2016(01)
[2] 太田鈴子.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論―内面を語るまいとする自我.[j].学苑 日本文学紀要 第879号 59~66.2014(01)
[3] 山 愛美.村上春樹の創作過程についての覚書(2) 初めての物語としての『風の歌を聴け』.[j].人間文化研究 第30号.2013(0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