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迎湖村生态宜居乡村规划(A方案)开题报告

 2022-03-29 19:42: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的背景

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与乡村宜居的有机统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也是乡村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发布,强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发布,“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坚持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苏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正式印发,明确了苏州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并提出了苏州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路径。按照党的十九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点、体现标杆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国家、省域和市域的背景下对迎湖村生态宜居乡村进行规划研究。

1.2 研究的目的

(1)明确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与乡村宜居的有机统一,明确生态宜居的核心要素(包括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生活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性。

(2)为迎湖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为苏州地区构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供建设指标的参考,推动苏州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3)

加快生态宜居“五美(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乡村的建设。

1.3 研究的意义

(1)以研究迎湖村自然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为突破口,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对于实现乡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对于迎湖村规划区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发展提供有针对性、具体的方法指导。对于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加快全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3)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留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亿万农民美好生活物质载体和精神归属。对于迎湖村田园风貌、乡土味道、地域风情等的研究也有助于延续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土壤将得到保留。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主要设计内容

1.总则

2.基础分析

3.问题分析和发展策略

4.村庄总体规划(村域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空间管制规划、景观系统规划、村庄总体布局规划等)

5.村庄整治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公共服务设施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村庄建筑风貌整治等)

6.保障体系的建立

2.2 预期目标

通过乡村环境综合整治、配套设施完善提质等工程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推进全区乡村全面振兴。初步建成“规模适中、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生态宜居乡村。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即通过查阅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出版物等,搜集、鉴别、整理有关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2)社会调查法:即在条件允许下,对迎湖村规划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谈话、记录、历史研究、观察、问卷等方式,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社会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材料,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建设规划的编写提供有效基础资料。

(3)案例分析法:即收集国内外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规划案例的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成的因素,并从中分析并发现问题,借鉴可用的做法和经验,并把研究成果结合到本规划目的地的情况中去,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加切合实际的规划新思路。

接受老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

迎湖村周围环境,主要道路,车流人流方向;基地内环境,湖泊、河流、水渠分布状况,各处地形标高、走向等

迎湖村的气候条件,气温、光照、季风风向、水文、地质土壤(酸碱性、地下水位)

3.2 研究步骤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提出重点解决的各项问题与规划策略,进行初步的总体构思

定稿

扩充调查资料,修改规划说明书及图纸

进行分析研究,完成说明书初稿、草图的设计

初草设计方案及说明书详细提纲

收集有关资料

基地实地踏勘

分析迎湖村建设发展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机遇与挑战

结合上位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迎湖村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以及规划布局和保障措施建设

图1 课题技术路线

4. 参考文献

[1]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山东青岛出版社,2003.

[2]马虎臣,马振州,程艳艳.美丽乡村规划与施工新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李一.从打造美丽乡村到实现和谐发展-浙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经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4]唐珂.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5]朱启臻.留住美丽乡村——乡村存在的价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朱万峰,时玉亮,王好勇,旅游导向的美丽乡村发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

[7]唐珂,宇振荣,方放.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8]杨山.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乡村规划教学研究课题组.乡村规划——规划设计方法与2013年度同济大学教学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0]李明.美好乡村规划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1]米文忠等.村镇规划与建设(新农村建设丛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2]张建.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镇乡村及农村社区规划图样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4]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5]张述林等.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6]王纪武.生态型村庄规划理论与方法——以杭州市生态带区域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7]李伟国.村庄规划设计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8]安国辉.村庄规划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9]董艳芳.新农村规划设计实例(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0]新农村村庄整治规划实例(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1]张泉.村庄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24日:师生交流研究的内容和主要工作方法;

(2)2022年2月24日——3月1日: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内容的进展情况,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

(3)2022年3月2日——3月8日:进行实地调查;

(4)2022年3月9日——3月15日:参照下达任务书,完成开题报告;

(5)2022年3月16日——4月5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纸,初草设计方案及说明书(论文)详细提纲;

(6)2022年4月6日——4月26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规划说明书初稿、二草设计图纸;

(7)2022年4月27日——5月17日 :补充调查资料,修改规划说明书与图纸;

(8)2022年5月18日——5月31日:继续修改说明书(论文),完善所有图纸、文字,以及外文翻译;

(9)2022年6月1日——6月14日:定稿,完成论文的打印、装订,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