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土地市场出现并快速发展,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但由于数据原因,相关研究寥寥无几[1]。随着人口和粮食消耗的持续增加,土地资源短缺趋势增强,合理提高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强度是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2]。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土地利用强度指数的测算和监测进行了大量研究。丁忠义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给土地利用强度确定了新的内涵, 认为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土地利用强度的时空变化,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时段人类对土地干扰活动的变化;张光宇以广东省为例设计了土地利用强度测算模型, 研究了土地利用状态监测和模式识别方法;李智以秦皇岛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来测算土地利用强度[3,6]。
土地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庄大方等提出运用土地利用强度来定量表达人类活动 对不同类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类型的干扰强度,认为区域人类活动影响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变化,同时土地利用强度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间段内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7]。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2008年、2018年吴中区土地利用现状;
(2)研究2008年、2018年吴中区土地利用强度,并划分等级;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借助arcgis软件,绘制吴中2008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图;
(2)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分级指数,定量计算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分析吴中2008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强度并绘制相关图纸;
4. 参考文献
[1]闫永涛,北京市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37-43.
[2]刘芳等,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地理学报,2016.71(07):1130-1143.
[3]马劲松,刘晓峰等,南京市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异质性研究.测绘科学,2010(04):49-51.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25-2022.3.10,毕业设计准备阶段,熟悉研究内容,前期文献查阅,数据收集,撰写实习报告;
(2)2022.3.11-2022.3.24,在前期了解的基础上,阅读大量文献,摸清楚任务内容,提出论文的思路和大纲,收集整理数据并且推进论文工作,提交讨论;
(3)2022.3.25-2022.4.15,根据前期数据结果,评估论文进展,讨论研究框架,微调设计提纲,并进一步补充数据,做出新的结果,提交讨论;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