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作为新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载体,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为“互联网 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网络新媒体和移动客户端的出现和发展,一些app如微信、微博等,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到网络发展进程中来,实现了对个人慈善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开发。
目前我国网络慈善参与度极高,一些慈善网络组织的网络募捐已经占总体募捐的80%。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本文进行撰写的过程中,希望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互联网 慈善”公益模式的发展做进一步的梳理,总结出其发展特征,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预期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以水滴筹为例,处理相关数据,研究其发展历程,包括建立初期的背景,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就目前为止所出现过的问题等,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研究。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拟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水滴筹这一网络慈善平台的发展模式,从而探析这背后的问题。具体如下:
(1)搜集和查阅当前水滴筹从成立至今的相关材料,包括官方公布的年度报告、政府媒体相关报道等,进行信息整合资源整理,对其现状进行整体把握。
(2)归纳列举水滴筹相关问题,制作题目明确合理的调查问卷,目标做到有效问卷份数300份,问卷覆盖各个年龄层。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问题的答案进行数据分析,并归纳出“互联网 慈善” 公益模式下水滴筹的发展过程。
4. 参考文献
[1] 章玲玲.从“小凤雅”事件谈网络募捐法律监管的完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
[2] 李江枫.关于水滴筹的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8(11).
[3] 黄旭,邓晓进.信任危机之下:谁来监管水滴筹?[j].协商论坛,2019(1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15——3.18 搜集和查阅国内外“互联网 慈善” 和水滴筹研究的文献资料,据此撰写文献综述,并同时完成外文翻译,构建论文基本框架,撰写完成开题报告。
2、3.19——3.25 对通过问卷调查与实际案例分析所得到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3、3.26——4.25 基于上述研究工作的准备完成,撰写论文正文,并完成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