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的背景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著很多湿地的特征水生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由于湿地和水域、陆地之间没有明显边界,加上不同学科对湿地的研究重点不同,造成湿地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中国湿地面积约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0%,但近来湿地面积逐渐萎缩,已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恶果。目前国内湿地研究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湿地研究中,主要研究集中在我国的沼泽和海岸带滩涂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保护上。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湿地的宏观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由于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信息更新速度快、周期短、获取的信息量大,并节省人力、物力和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等特点,遥感技术在湿地空间特征界定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卫星遥感数据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湿地环境演变规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的研究中。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湿地空间特征的界定,基于遥感影像进行识别,以提取符合湿地特征的湿地面域。并利用本项目研究方法对苏州市吴中区湿地进行影像解译与面积测算统计。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目前关于湿地的空间特征界定还比较模糊,导致湿地面积统计偏差等结果。本论文拟通过对湿地空间特征的界定,基于遥感影像进行识别,以提取符合湿地特征的湿地面域。并利用本项目研究方法对苏州市吴中区湿地进行影像解译与面积测算统计。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 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了解湿地的类型,以及其各个类别的特点,掌握其独有的特征,以达到分类的目的。 2) 数据预处理:以苏州市吴中区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分别对这些影像进行导入、几何校正、影像裁剪、图像增强等处理操作,得到效果更好的苏州市吴中区的影像图。 3) 人工目视解译:根据影像特征和相关资料对比建立目视解译标志,然后对预处理所得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4) 计算机自动分类: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上的信息进行属性的识别、判读,从而进行分类,主要利用监督分类或非监督分类的方法。 5) 数据分析: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分类操作得到苏州市湿地分布影像图,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用以对湿地空间特征的界定,基于遥感影像进行识别,以提取符合湿地特征的湿地面域。并利用本项目研究方法对苏州市吴中区湿地进行影像解译与面积测算统计。 |
4. 参考文献
[1]张绪良,王树德,张朝晖,徐宗军,郑伟. GIS湿地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129-133. [2]刘继伟,赖旭. GIS在湿地生态系统设计个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46-11748,11845. [3]马林.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11年10月,第36卷第5期. [4]王树功,黎夏,钟凯文,周永章,刘凯.遥感与GIS技术在湿地定量研究中的应用趋势分析[J],广东广州,中山大学,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2005年9月,第25卷 第3期. [5]王朝辉,王克林,许联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 [6]付强,谢永刚,王立权.湿地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7]张怀清,鞠洪波.湿地资源监测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8] 苗李莉,蒋卫国,侯 鹏. 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湿地资源综合分析一以北京市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45(1):130~135 [9] 余建杰.基于TM遥感影像的鄱阳湖湿地分类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93-94 |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接受任务,内容理解,指导教师讲解、讨论、阅读指导教师规定的文献,撰写开题报告(2022.3.17-2022.3.23)。
(2) 收集相关参数,通过网络、期刊、报纸、书籍进行相关资料搜集(2022.3.24-2022.4.1);
(3)实验方案设计与结果分析:提出可具体操作的实用方法;从实验方案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精度评价各个方面对上述模型进行实验验证;针对实验观测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数据质量分析与精度评价,提出该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