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鲀形目鱼类为辐鳍鱼纲的其中一目。体粗短,皮肤裸露或被有刺、骨板、粒鳞;腹鳍胸位或连同腰带骨一起消失。大多为海洋鱼类,只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多数生活在在海洋暖水水域,少数在温带或寒温带,其下分成3个亚目:拟三刺鲀亚目、鳞鲀亚目、四齿鲀亚目。鲀形目最古老的代表种类化石见于下始新世,在演化上与鲈形目刺尾鱼科的祖先十分接近。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核算水平(dna或rna)对海洋鱼类进行物种鉴别以及探讨物种的起源和进化,是现代生物分子系统学和生物分子进化的研究热点之一,rapd、issa、ssa及aflp等分子标记已成为研究生物种群遗传学、系统进化及保护生物学等的有效手段。目的基因的扩增是基因克隆的基础。
在分子生物学上,人们把将外源dna插入具有复制能力的载体dna中,使之得以永久保存和复制这种过程称为克隆。由于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十分复杂,实验中常通过由mrna产生的cdna文库来分离到目的基因片段。高等生物虽然可拥有3万-5万种不同的基因,但在一定时间段的单个细胞或组织中,仅有15%左右的基因得以表达,产生出5000-10 000种不同的mrna分子,使得筛选过程相对简单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选取暗纹东方鲀,活体解剖取肝脏或肌肉,用STE缓冲液漂洗后,-70℃保存备用。限制性内切酶为TAKARA公司产品,Dnase I、RNase A、Protinase K为Sigma公司产品,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产品。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流程
(1)暗纹东方鲀线粒体基因组的提取;
(2)感受态细胞制备;
4. 参考文献
[1] 邵爱华, 杜建, 陈葵, 等.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与在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2): 15-19.
[2] 肖武汉, 张亚平. 鱼类线粒体DNA的遗传与进化[J].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24(4): 228-236.
[3] 郭新红, 刘少军, 刘巧, 等. 鱼类线粒体DNA 研究新进展[J]. 遗传学报, 2004, 31(9) : 983-1000.
[4] 陈姝君, 赫崇波, 木云雷, 等. 硬骨鱼类线粒体基因系统发育信息效率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 2008, 01:12-21.
[5] 刘丽, 刘楚吾, 张明辉, 等. 不同保存条件下鱼类组织基因组 DNA的提取效果分析[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7, 27(6): 19-22.
[6] Zardoya R, Meyer A. Phylogenetic performance of mitochondrial protein-coding genes in resolving relationships among vertebrates[J]. Mol Biol Evol.1996, 13(7): 933-942
[7] Miya M, Saitoh K, Wood R, et al. New primers for amplifying and sequencing the mitochondrial ND4/ND5 gene region of the Cypriniformes (Actinopterygii: Ostariophysi) [J]. Ichthy Res, 2006, 53(1): 75-81.
[8] Nag K, Kato A, Nakada T, et al. Molecular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drenome-
Dullin receptors in pufferfish[J]. 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 , 2006, 290 : 467-478.
[9] 陈敦学. 三种鳜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克隆及其系统进化分析[D]. 广西师范大学, 2012..
[10] 刘臻, 鲁双庆, 肖调义, 等..鲫鱼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探讨[J]. 2004,24(6):20-22. |
[11] 金逍逍, 孙悦娜, 王日昕, 等. 虾虎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探讨[J]遗传杂志.2013, 35(12):1391-1402.
[12] 陈四海, 区又君, 李加儿. 鱼类线粒体DNA及其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3):13-20.
[13] 杨丽萍, 卢迈新, 叶星, 等. 尼罗罗非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系统进化分析{J}2012,26(5):484-490.
[14] 刘思倩, 张家波, 唐琼英, 等. 基于ND4和ND5基因序列分析的鳅超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J].水生生物学报, 2010,34(60:121-1222
[15] Christian Elmerot, Ulfur Arnason ,Takashi Gojobori, et al.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the pufferfish, Fugu rubripes, and ordinal teleostean relationships[J]. 2002, 295:163-17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18日---2016年1月20日:选择并确定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见面。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背景。2022年1月21日---2016年2月26日:接受任务书,明确自己实验大致的方向,并查找相关文献。
第2-6周(2016年2月29日---2016年4月1日):综合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预试验。
第7-10周(2016年4月4日---2016年5月4日):原材料制备,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配制各实验所需药品;学习提取鱼的基因组dna,its1基因,学会使用pcr仪,对pcr反应体系,循环参数进行摸索和调整等措施,学会制胶,学习制备感受态细胞,pcr目的基因进行实验、综合分析结果、撰写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