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宅男”、“宅女”、“宅神”等新鲜、热门词汇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宅”已不仅仅成为了时下青年男女一种日渐普遍的生活方式,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衍生出了一种文化——“宅文化”。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自然走在“宅文化”的前端,并衍生出校园“宅一族”。日益庞大的“宅一族”大学生群体,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工作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愈演愈烈的相互争论如何认识大学生“宅”现象的同时,也印发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兴趣与探究:它是好还是坏?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们为什么会在人生的黄金阶段选择“宅”在寝室而不愿意过传统的社群生活?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哪些普遍的特点和规律?究其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导致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文明需求增大,他们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还是由于信息网络化,方便他们在网上购买各种东西、与任何人获得联系?亦或是由于交往独立化,让他们觉得没必要跟他人面对面交流,避免羞怯、尴尬?面对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宅群体,我们未经调研不能简单地对其贴上自闭、颓废、没有生活目标等负面标签。因为宅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它的出现是客观原因和主观选择的产物,只要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能对它有过多的质疑,但是大学生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时期,对于宅生活的选择表面看是大学生兴趣和自由的选择,实际上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人际沟通和户外运动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重大的作用。无论大学生“宅”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如何,上述问题均亟待解决,这对引导具有“宅”现象的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成才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大学生活作为从学生时期到进入职场的过渡时期,学习专业的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都是更有意义的。此调查能够让我校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防止他们与社会脱节,能够很好的审视自我,提升自己交际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宅一族”现状调研能有效帮助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改掉宅在宿舍不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并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我校大学生群体的发展现状,对我校的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大学生对“宅”的认识评价及自身看法;2.大学生平时在寝室的生活状态;3.“宅”的类型和特征;4.“宅”的利弊分析。
预期目标: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访谈,收集与整理资料,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宅”现状与成因,探索其带来的问题与解决之道。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为进一步准确详细地了解当今“宅一族”大学生现状,除了文献研究外,我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自编了大学生“宅”现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计划于施测时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学生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作答。调查问卷共 25题,分别从大学生对“宅”的了解状况,对“宅”现象的定义,对自身“宅”状况的认知,“宅”现象的心理特征,“宅”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关于“宅”现象的教育对策等方面进行调查。访谈提纲共2题,主要让大学生讲出“宅”现象的利弊,以及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帮助呈现“病态”的“宅”现象大学生。
调查范围初步确定在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江枫、天平三校区的在校学生,设计了以下调查方案:1.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占25%(50份);2.在每个年级里计划抽取50份,每个年级里随机抽取5个学院,被随机抽到的学院各发放12份调查问卷;3.在抽到的学院内部随机抽取一男一女两个宿舍,每个宿舍6份问卷;4.回收问卷后,统一录入数据。采用SPSS14.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整理访谈记录,分别分析其中共性和差异性的内容、特点。
4.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调查研究》,杨敏于2011年第1期的《思想理论教育》发表《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郑碧强,张叶云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御宅族”心理探析及“出宅之道”》,李智、顾正虎于2010年第10期《当代青年研究》发表《高校大学生“宅”现象及对策探析》,党曲楠于2010年第21期《科技信息》发表《大学生“宅”的成因与出“宅对策分析”》,叶引姣,汤瑾,赵丽娜于2015年第5期《创新教育》发表《高校思想教育应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对策研究》,何荣卉于2015年第6期《德育教育》发表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22年6月:选文定题,收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第二阶段:2022年12月:完成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22年2月:审查,修改,完成开题报告第四阶段:2022年3月—4月: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与导师沟通,补充完善论文初稿第五阶段:2022年3月—4月:毕业论文中期检查第六阶段:2022年4月—5月:进一步与导师探讨,修改、定稿第七阶段:2022年5月:论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