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能力分析开题报告

 2022-03-01 19:56: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了“第一代农民工”,其同乡或子女也步入了农民工队伍,成为了“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整个务工群体的主体部分,是推进新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力量。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文化程度较高,农村土地观念淡薄,想在城市发展但又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现代化建设,并处于社会边缘化状态,甚至出现心理失衡,文化冲突,政治失语等状况,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中艰难行进。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分析这一群体的社会适应现状,为更好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为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贡献了诸多力量,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城市在剥夺他们的同时,却没有给这一群体一个融入城市的身份。他们被称为“农民工”,不属于农村,也不属于城市。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看出城市和城市市民对这一群体的社会包容度,城市和农村是否可以和谐相处,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为着眼点,探讨这些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运用互动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从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探究这一群体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拥有的资源与不足。最后从政府、社会和个人层次,针对如何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更好的帮助其融入城市生活,实现他们的市民化。

通过本文的研究,了解21世纪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社会适应程度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认同度和接纳程度。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所拥有的资源和保障,在现有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身的文化品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人将通过查阅大量相关的报纸杂志,文献期刊,书籍资料,国家和政府的统计资料来搜集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资料,了解新生代农民工以往的发展历程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文本奠定理论基础。

2.访谈法:本人将选取10位具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是职业,年龄在18-30岁之间,然后对他们进行深入的结构性访问,详细了解这一群体在城市发展的现状,以及城市融入的程度,深入分析其在城市生活的社会适应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南方人口,2007(4).

[2] 何绍辉.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2008(11).

[3]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① 2022.11.01-2022.01.09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

② 2022.01.10-2022.02.26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③ 2022.02.26-2022.03.10 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