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田间土壤中存在大量微生物,这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从数量来看,细菌占绝对优势,而且在植物根周围细菌密度远远地高于土壤中的其它部位。从与作物的关系来看,细菌多数对作物有益或无害(亦有少量有害),而能使作物致病的多数是真菌,如fusarium[d1](镰孢菌属)、pythium和rhizoctonia等。对作物有益的细菌可大致分成共生型(如固氮根瘤菌)和自生型两类。共生型一般需要同寄主作物形成特殊结构(如根瘤等),而自生型多生存于作物根系周围。对作物有益的自生型细菌被称之为植物促生菌。
本实验通过在种子萌发和盆栽实验研究促生均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关注种子萌发率、幼苗株高、鲜重、根重的变化,评价促生菌的效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1.1固体培养基:牛肉膏5.0g,蛋白胨10.0g,氯化钠5.0g,琼脂20.0g,蒸馏水1000ml,ph7.2-7.4
4. 参考文献
1 马晓敏, 张红娟, 顾沐宇,等. 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柳枝稷种子在盐胁迫下的萌发促进作用[j]. 家畜生态学报, 2015, 36(6):46-52.
2 谭石勇, 易永健, 汪洪鹰,等. 苎麻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应[j]. 微生物学通报, 2015, 42(3):525-533.
3 张金林, 吴永娜, 王锁民,等. 根际有益细菌促进党参种子萌发的方法: cn 103548593 b[p]. 201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2月13日—2022年2月28日 接受任务,查阅和翻译文献,撰写及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