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46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中日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了解校园欺凌事件的类型、分布情况、该问题产生的中日社会背景和学生自身,家庭以及教师方面的原因。最后从校园欺凌事件这一问题来比较中日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在研究中特别提出日本最初的校园欺凌事件鹿川君事件。
研究意义: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校园欺凌事件不论在哪个国家都变得越来越严重,当然会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从社会角度来说也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一种了解。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迫在眉睫。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陆士侦、王钥在2005年出版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全面、系统地介绍、分析了青少年的定义,青少年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内容、工作原理及具体方法,并结合我国青少年工作的实际,对一些典型案例做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徐久生研究了校园暴力的界定、校园暴力在国外、校园暴力的调查方法与一般结果、对校园暴力的不同认知、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等内容并于2004年出版《校园暴力研究》。
国外研究:12月1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2012年度全国国立、私立小学、中学和高中等学校承认的欺凌事件约是上一年度的2.8倍,增至约19.8万件。这一数据达到自1985年调查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保坂展人先生在80年代开始投入到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中去。1994年日本发生严重的鹿川事件,他的事务所每天都收到无数被欺凌或欺凌学生的来信,他将所有来信整理分析当时校园欺凌事件突增的原因并出版呼吁人们关注该问题、一同解决该问题还学生一个愉快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はじめに
先行研究
本論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来看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但不是通过对策比较。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