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其中,PM2.5这个概念一经普及,就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是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关注,人们都希望能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在空气灾害来临时有能力减小损失[1]。这就要求我们能有一个十分及时有效的空气环境监测装置,从而可以使人们直观的了解到气温、空气中颗粒物、湿度等一些空气质量信息,人们可以根据这个信息,快速的做出相对反应,比如关闭门窗或者打开通风,在家中安装空气加湿器等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更健康的生活。而我对于空气监测这一块一直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正好老师也向我介绍了Intorobot这一块的使用设计,所以我决定做一下关于空气质量的毕业设计。IntoRobot云平台是一个开源开放的平台,推出了简单易用的开源硬件和全新体验的一站式技术开发云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我的时间与精力,可以直接在线上进行编程操作,无缝衔接手机APP与atom技术板,推动轻便的工具普及。IntoRobot提供超强体验感的积木式在线开发工具,数百种模块的在线源代码库以及海量的实例课程,它可以帮助我轻而易举的完成开发直到分享的整个创作过程,大大缩短开发时间;不仅如此,IntoRobot还能为我提供一站式的智能设备互联网数据链接,精美的设备展示与管理,个性十足的应用开发,以及便捷的设备分享等高品质云服务,让创意或者产品以想要的方式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IntoRobot云平台,我无需耗费大量精力于复杂的技术工作,可以把精力与时间完全放在我自己的创意上。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完成一整个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设计,使用intorobot中的atom电路板进行一系列的编程开发设计,重点是确认其中需要用到的温度传感器DHT11[2][3]、光照传感器GY-30[4]、灰尘传感器GP2Y1010[5],对其进行仔细的探讨,还要确认需要使用的电源,选择出代码库中可以完成这一系列任务的原代码以及编程。设计出一款适用于手机监控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完成其中的接线与搭建工作。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为研究做准备;
2.理论分析法:比较各种元器件的差别,分析各种类型,从中找出那些与本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相适应的,努力使该系统能够成功运作以及更加完善,更有现实意义。
3.实践法:把设计出来的系统加以运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4. 参考文献
[1].赵文昌.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的研究[d].上海: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
[2].韩丹翱;王菲.dht11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性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3):83
[3].倪天龙.单总线传感器dht11在温湿度测控中的应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21(13):60-62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2018年2月22日至2012年4月1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题,准备开题报告。
2.2018年4月1日至4月10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